略陳近代日本史(一)
日本進占中國
過去受到歐美列強的威脅而拚命捍衛國土的日本以日俄戰爭的結束為分水嶺,開始積極地侵略中國大陸,企圖取得殖民地。首先被日本納入殖民地的是韓國(朝鮮)。日清戰爭中,日本迫使中國自朝鮮撤退,日俄戰爭又迫退了蘇俄,因此日本已掌握了韓國的主導權。日本與韓國在一九零四年,一九零五年,一九零七年締結了三次日韓條約,令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不但失去外交權,連軍隊也被解散。一九一零年,日本斷然併吞了韓國,韓國徹底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此外,在全世界首次大規模多國戰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一四年)之際,日本也為了確保其中在中國大陸的地位而四出奔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協約國(英,法,俄)與同盟國(德,義,奧地利)之間的戰爭,主戰場在歐洲,日本並沒有參戰的理由。充其量,也只能說在日俄戰爭前的一九零二年,日本跟英國結為日英同盟,所以應該站在英國的那邊。以日英同盟為背景,日本在中國大陸向德國開戰。然而日本這樣做並不是為支援英國,而是為了確保日本在亞洲地區的地位。
軍方勢力的抬頭日本的目標是德國殖民地之中國青島以及南洋諸島。日本剷除這些地方的德國勢力並加以佔領。一九一五年強迫中國簽訂《對華二十一條》,內容包括承繼德國在山東省的權益,延長日本在旅順與大連等地的租借期限等。如此一來,日本趁歐洲列強忙於戰爭的空檔,達成了侵略中國的目的。
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德國戰敗而結束。在次年,一九一九年召開對德國和平會議討論戰後處理事宜,而此時日本與英,法,義,美並列為「五大國」。會議結果,日本取得德國在山東少的權益,名正言順地與歐美列強並肩進入大國之列。但在這之後,亞洲與歐美列強卻對日本加強了戒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於一九一九年。當時政府內部軍方的發言力量變強,日本開始踏上軍國主義之路是在一九三零年代中期。其間約有十年時間,日本處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稱之為大正民主的自由風潮之中,全國都散發著裁軍的氣氛。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規模是前所未有的,死亡人數事實上高達一億八千萬人,因此戰後世界追查國際和平的聲浪高漲。一九二零年,維持國際和平的「國際聯盟」成立,一九二一年華盛頓裁軍會議展開,各國決定縮減海軍軍備。世界性軍備縮減的動向事實上也是為了抑制日本勢力的擴大,而日本政府也接受了軍備縮減路線。此外,日本還致力與列強改善關係,這就稱為「協調外交」。
而軍備縮減的氣氛也於日本國內相當強烈,而且有點行之過度。例如軍人的社會地位下降,軍人如果穿著軍服在街上走便會被指指點點。對於國家突然從富國強兵路線改為裁軍路線一事,軍人對此無不強烈反彈。
看似進行順利的裁軍,協調外交路線逐漸受阻,當時日本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蕭條。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時之間稱為「大戰景氣」的好景光臨日本,那是因此歐洲各國因戰爭而物資不足,日本對歐洲出口貿易有著驚人成長之故。但只靠歐洲物資不足而支撐的景氣並不長久,隨歐洲經濟的復甦,日本一下子就陷入不景氣之中。
而且,其後發生的一些事件讓日本經濟的更加雪上加霜。一九二三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造成東京周遭許多工廠倒塌,燒毀,對產業造成相當大的嚴重打擊。一九二七年一部分的銀行經營浮上水面,存款者一窩蜂擁到銀行擠兌,結果造成三十二間銀行歇業(金融恐慌)。當場日本被捲入前所未有的大蕭條風暴之中,國民的生活愛到了極為嚴重的影響。倒閉與裁員造成失業者充斥街頭,一九三一年時,失業人數甚至還達到百萬人。日本政府雖然實施了一些措施,但反而令事態惡化,與財經界掛勾的問題也讓政府大受非議。而政府也因此逐漸失去國民的信任,國民之間產生了支持軍方以及國家主義,支持他們為了擴大權益而侵略滿州。
滿州事變的真相與引發
即使國際協調的氣氛高漲,日中關係還是未見改善。這是因為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從德國接收了了山東省的權益,並將稱為「關東軍」的日本陸軍派駐到滿州之故。關東軍為日本陸軍的一部分,他們的存在比較特殊,其基本的任務是要維護遼東半島以及滿州鐵路等日本於中國大陸的權益。
但是,日本對於蘇俄的動各一直懷有強烈的警覺,若是與蘇聯(一九一七年因革命所形成的蘇維埃聯邦)開戰,最前線的重要任務必要由關東軍負責。為了保護國家安全,關東軍可說是對於滿州周邊情勢最為敏感的部隊。
此外,一九二零年代後期,國民黨統一了中國,中國國內的民族運動高漲。在這種情勢之下,關東軍自然要思考確保其在滿州之權益的最佳方式。一九三一年,日本所有的南滿州鐵路發生爆炸事件(柳條湖事件),關東軍宣稱這是中國方面所為,立即採取軍事行動。日本政府雖然打算不讓事件擴大,但關東軍視若無睹斷然的以武力占據滿州,最後竟然還讓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所執政,建立「滿州國」,而這就是滿州事變。
事實上鐵路爆炸事件根本就是關東軍為了發動軍事行動所找的藉口,他們展開有組織,計劃性的行動,目的就是獨立建國,這並不是一時的暴動,而是經過極為縝密的計畫下所執行的事件。實際上,密謀者的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還是一個具有強烈信念,抱持所謂「世界最後戰爭論」的獨特思想之理論家。關東軍的目的是想讓滿州完全脫離中國的政治,納入日本統治之中,藉此確保這個既是權益地區,又是重要軍事據點的滿州地區。
雖然當時的情況如此,但關東軍所採取的一連串行動很明顯地已經失控。但是,政黨內閣已經無能為力壓制關東軍,而且日本國民大都支持關東軍的行動。
藉此機會,軍方在日本國內的勢力也愈發坐大。即使國際間紛紛遣責滿州國的成立,而日本政府也持續不予承認,但在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五日,一群海軍將官暗殺了首相犬養毅,接著成立的齋藤內閣不得不承認滿州國。一九三三年,國際聯盟勸告日軍必須撤退,但日本卻宣佈退出國際聯盟。就此,日本的政黨內閣宣告結束,以軍方與國家主義勢力為中心的軍國主義時代正式來臨。
軍方勢力抬頭的背景
一九三一年的滿州事變以及一九三二年首相犬養毅遭暗殺等事件,可說都是軍方的「失控行為」。不過絕對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軍方的這些行動都是獲得了民眾的支持究其原因乃是因為大家不再信任政黨政治。
在自由民權運動高漲聲之中,以一八八一年成立的自由黨,一八八二年的立憲改進黨創黨為開端,日本各地紛紛有新政黨成立。剛成立的新政黨因為還不具備充分的統籌能力,故政黨活動暫時衰退,但一八八九年發布憲法決定創立議會,政黨政治重新得勢。帝國議員由貴族與眾議院所組成,而眾議院是由國民選出。第一次選舉自由黨,立憲改進黨獲得大多數席次。日本的政黨自誕生以來短短數年,影響力足以左右國政。
日本國民對政黨期待最高的時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此時的日本散發著裁軍的氣氛,同時民主主義高漲,大家認為政治應該順應民意來運作,這也就是所謂的「大正民主」。
而當時政府的實權仍然掌握在貴族與藩閥政治家手中,民眾對這種現象群起而攻之。一九一八年,首位既非貴族亦非藩閥政治家的原敬成成為首相,組成原內閣,除了陸軍大臣,海軍大臣,外交部長之外,其他職位全由原氏領導的立憲政友會中的議員所擔任。
再者,一九二五年原則上二十五歲以上的男性都具選舉權的普通選舉法成立,其後即為政黨內閣時代。政黨之中從官員開始,全都採用優秀的人才,對整個政治體系強而有力的影響。
然而,獲得國民信任才產生的政黨內閣時代不到十年就畫下了句號。當中有幾個原因,但最大原因是政治腐敗,貪污盛行。當時普通選舉的出現使有投票權者大為增加,所以選舉活動自然而然地必須擴大規模。政黨為了籌措活動資金而求助於金融界,政黨政治愈蓬勃,金融政治的色彩就愈濃厚。
第二大原因在於景氣對策的反覆失敗。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不景氣,政黨內閣所實施的方法是隨意亂發行日銀劵(紙幣)。這是因為通貨發行量的增加可暫時刺激經濟活動之故。但是這樣做不能真正的強化產業界的力量,無法脫離不景氣。
當時,濱口雄幸的內閣體認許的不景氣而進行產業界的強化,這次則是採取了抑制政府財政支出的政策(緊縮財政)。可是,當時正好遭遇到世界性的經濟大恐慌,日本不只是不景氣而已,而是陷入了空前的大蕭條。
依據明冶憲法,議會雖然具有一定功能,但主權還是在天皇手中,政黨若要透過議會左右政治有其限制存在。特別是在軍事上,議會與內閣都無權過問(統帥權獨立)。若有國民的強大支持還好,如果失去國民的信任,政黨將無法控制軍方。「軍方失控」當然是個大問題,但若是可以阻止此事發生的政黨也失去了國民信任,那又是另一個大問題了。
軍方勢力抬頭的機會
一九三六年的「二二六事件」,讓軍方發言的影響力大增。若用一句話來說,二二六事件也就是陸軍青年軍官學校的武力暴動。但是,軍方並非因為暴動成功而掌握政治上的實權。暴利於短短的四日就平定下來,很明顯這是一次失敗的暴動。但這次的失敗反而讓軍方掌握了實權,這是二二六事件的最大特徵。
當然的軍方,特別是陸軍之中有「皇道派」與「統制派」這兩個思想派系。皇道派主要是年輕軍官所屬的派系,他們的中心思想是:為了實現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應該排除重量級大臣,政黨以及財閥。另一方面,統制是以軍方參謀為中心的派系。這一派並不排斥大臣與政黨,而是利用他們來進行軍國主義的政治改革。
兩派當中的皇道派的青年軍官在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所發起的暴動即為二二六事件,當時總計有一千四百多名士兵襲擊首相府,警察廳等,以武力占領了東京永田町一帶。經濟部長,內閣大臣等多人被暗殺,死傷無數。雖然皇道派高舉「實現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的旗幟,可是最為憤怒的卻是昭和天皇。他極為強硬的表示無法原諒殺傷大臣的軍方,主張派兵鎮壓。接到指令後,以統制派為首,軍方約動員了兩萬四千多名士兵開始鎮壓叛亂。皇道派分子之中接到長官命令而參加的士兵本來就有很多,而立即歸順的人也不少,所以用了四天就平定下來了。
統制派在這件次的事件之中掌握了絕佳機會,一舉將皇道派掃蕩殆盡,增加了軍方的統合力量。當地皇道派首謀者的將校在不公開,無辯護人的情況下,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影響這些人深遠的右翼思想理論者雖然未直接參與件,但仍被視為幕後黑手而被處決。為了避免民眾對軍方產生批評,二二六事件以「受民間人士煽動的部分將軍所發動的事件」來處理。
而軍方甚至反過來利用大家對軍方日益增加的批評,主張「要控制軍方就必須改革政治」。事件結束後不久成立的廣田弘毅為首的內閣因畏懼軍方的暴力,不得不讓軍方參與政治。如此一來,日本因為事件而產生龐大的軍費,而且還陸續引進軍國主義的政策。
走上孤立之路的日本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北京郊外的盧溝橋上發生了駐紮當地的日軍遭槍擊事件,日軍認為是中國軍隊所為而加以反擊,兩軍進入戰鬥狀態(盧溝橋事件)。在北京,事件先朝各解決方向進行,當時的內閣採取不擴大事件的方針。但是在日本國內,以陸軍為首,主張應趁機對中國行使武力的意見卻高了起來,同年七月十一日,在輿論壓力之下,內閣決定派遣軍隊。
關於這一槍是誰開的仍是一個不解之謎,目前有中國方面的誤認開槍說,中共的陰謀說,以及日本的陰謀說等幾種說法。但無論如何,日本還是藉此機會展開對中國的入侵,這就是「中日戰爭」。
從陸軍大臣杉山元提出的「一月亡華」就可能知道,日軍在當初認為可以在短時間內壓制中國,但這場中日戰爭卻演變成長達八年的拉鋸戰。一九三七年未,日本占領首相南京,期後又陸續占領了上海等重要都市,而中國方面則遷都到內陸重慶,持續抗戰。
而戰爭長期化的原因在於中國方面的抗日態度極為強硬。當時的中國,雖然蔣介石的國民黨和毛澤東的共產黨之間嚴重對立,但滿州事件之後,兩黨對於日本在中國擴大勢力一事而極度反感,因而攜手合作(國共合作)抗日。此外,中國有美,英,蘇在背後支援,即將長期抗戰,戰力也未見衰竭。
日本內閣雖然也展開和平工作,但是中國方面(國民黨)對和解條件並不滿意,於是首相切斷和平解決之路,戰事陷入泥濘。當時日本為了收拾局面而發表聲明,將這戰爭正名為建設「東亞新秩序」的戰爭(大東亞共榮圈)。日本期待著有同樣想法的人出面,藉以收拾殘局。結果,親日派國民黨重量級人物的汪精衛有所回應,日本以他為中心建立了「南京政府」。
日本與南京政府之間簽定了條約,但南京政府終究是日本的傀儡政權,中國國民不但不支持南京政府,還視之為「漢奸」,對於事態的收拾一點幫助也沒有。而南京政府的成立招致列強反感,日本在國際間的地位愈見孤立。
經濟封鎖的日本
日本向三國同盟以後,為了解決國內物資的缺乏問題而將勢力範圍擴大到東南亞地區。當時內閣所唱的高調是「排除在亞洲的列強勢力,促進亞洲名國的獨立,建立以日本為盟的共存共榮經濟圈」此一大東亞共榮構想。
大東亞共榮圈這個構想一直到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仍有人主張。被日本占領的國家之中,雖然也有幾個國家對這想法表示讚成,但比誰都要反感的是美,英,法三國。而實際上,日本是以軍事目的為最優先考慮,企圖確保石油以及橡膠等資源,阻絕美,英,法三國對中國的物資援助。
當時美國首先對日本實施全面性石油禁運。由於日本缺乏天然資源,戰時還是得依賴石油等重要資源的進口,但是日本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就正好是美國。再者,美國(America),英國(Britain),中國(China)和荷蘭(Dutchland)等四國對日本實施了稱之為ABCD包圍圈的嚴厲經濟封鎖政策。
為了突破現狀,日本終於決定向美國開戰,企國以武力突破美,英,中,荷四國的經濟封鎖。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天未破曉,日本海軍突然攻擊夏威夷的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因而爆發。然而,眾所周知,珍珠港偷襲事件發生於日本對美國之前,但是很少人知道這是因為日本方面在通知上發生了延遲所致。
日本應海軍要求,一直隱瞞開戰的意圖直到最後一刻,宣戰通知在攻擊珍珠港前的三十分鐘才發佈,也就是十二月八日的清晨三時左右。但是本應通知美國的在美國日本大使館並不曉得要開戰。解講暗號花了許多時間,因此延遲了通知。結果,當美國被通知已是珍珠港攻擊事件發生後一小時以後的事,這件事大大的煽動了美國的反日情緒。
無論如何,日本自從於珍珠港重挫了美國主力艦隊之後,陸續締造了輝煌的戰績。一九四一以壓抑關島以及香港為開端,開戰後大約半年左右接著把東南亞,南太平洋地方幾乎全囊括下來。
但是,於一九四二年六月,從中途島海戰中敗北的日軍開始,戰局不斷惡化。日本於戰時初所占領的土地一一被美國奪回,一九四五年美軍對日本本土的空襲開始,雖然日本政府仍叫著「完成聖戰」,但實際已逐漸失去戰鬥力。
過去受到歐美列強的威脅而拚命捍衛國土的日本以日俄戰爭的結束為分水嶺,開始積極地侵略中國大陸,企圖取得殖民地。首先被日本納入殖民地的是韓國(朝鮮)。日清戰爭中,日本迫使中國自朝鮮撤退,日俄戰爭又迫退了蘇俄,因此日本已掌握了韓國的主導權。日本與韓國在一九零四年,一九零五年,一九零七年締結了三次日韓條約,令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不但失去外交權,連軍隊也被解散。一九一零年,日本斷然併吞了韓國,韓國徹底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此外,在全世界首次大規模多國戰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一四年)之際,日本也為了確保其中在中國大陸的地位而四出奔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協約國(英,法,俄)與同盟國(德,義,奧地利)之間的戰爭,主戰場在歐洲,日本並沒有參戰的理由。充其量,也只能說在日俄戰爭前的一九零二年,日本跟英國結為日英同盟,所以應該站在英國的那邊。以日英同盟為背景,日本在中國大陸向德國開戰。然而日本這樣做並不是為支援英國,而是為了確保日本在亞洲地區的地位。
軍方勢力的抬頭日本的目標是德國殖民地之中國青島以及南洋諸島。日本剷除這些地方的德國勢力並加以佔領。一九一五年強迫中國簽訂《對華二十一條》,內容包括承繼德國在山東省的權益,延長日本在旅順與大連等地的租借期限等。如此一來,日本趁歐洲列強忙於戰爭的空檔,達成了侵略中國的目的。
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德國戰敗而結束。在次年,一九一九年召開對德國和平會議討論戰後處理事宜,而此時日本與英,法,義,美並列為「五大國」。會議結果,日本取得德國在山東少的權益,名正言順地與歐美列強並肩進入大國之列。但在這之後,亞洲與歐美列強卻對日本加強了戒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於一九一九年。當時政府內部軍方的發言力量變強,日本開始踏上軍國主義之路是在一九三零年代中期。其間約有十年時間,日本處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稱之為大正民主的自由風潮之中,全國都散發著裁軍的氣氛。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規模是前所未有的,死亡人數事實上高達一億八千萬人,因此戰後世界追查國際和平的聲浪高漲。一九二零年,維持國際和平的「國際聯盟」成立,一九二一年華盛頓裁軍會議展開,各國決定縮減海軍軍備。世界性軍備縮減的動向事實上也是為了抑制日本勢力的擴大,而日本政府也接受了軍備縮減路線。此外,日本還致力與列強改善關係,這就稱為「協調外交」。
而軍備縮減的氣氛也於日本國內相當強烈,而且有點行之過度。例如軍人的社會地位下降,軍人如果穿著軍服在街上走便會被指指點點。對於國家突然從富國強兵路線改為裁軍路線一事,軍人對此無不強烈反彈。
看似進行順利的裁軍,協調外交路線逐漸受阻,當時日本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蕭條。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時之間稱為「大戰景氣」的好景光臨日本,那是因此歐洲各國因戰爭而物資不足,日本對歐洲出口貿易有著驚人成長之故。但只靠歐洲物資不足而支撐的景氣並不長久,隨歐洲經濟的復甦,日本一下子就陷入不景氣之中。
而且,其後發生的一些事件讓日本經濟的更加雪上加霜。一九二三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造成東京周遭許多工廠倒塌,燒毀,對產業造成相當大的嚴重打擊。一九二七年一部分的銀行經營浮上水面,存款者一窩蜂擁到銀行擠兌,結果造成三十二間銀行歇業(金融恐慌)。當場日本被捲入前所未有的大蕭條風暴之中,國民的生活愛到了極為嚴重的影響。倒閉與裁員造成失業者充斥街頭,一九三一年時,失業人數甚至還達到百萬人。日本政府雖然實施了一些措施,但反而令事態惡化,與財經界掛勾的問題也讓政府大受非議。而政府也因此逐漸失去國民的信任,國民之間產生了支持軍方以及國家主義,支持他們為了擴大權益而侵略滿州。
滿州事變的真相與引發
即使國際協調的氣氛高漲,日中關係還是未見改善。這是因為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從德國接收了了山東省的權益,並將稱為「關東軍」的日本陸軍派駐到滿州之故。關東軍為日本陸軍的一部分,他們的存在比較特殊,其基本的任務是要維護遼東半島以及滿州鐵路等日本於中國大陸的權益。
但是,日本對於蘇俄的動各一直懷有強烈的警覺,若是與蘇聯(一九一七年因革命所形成的蘇維埃聯邦)開戰,最前線的重要任務必要由關東軍負責。為了保護國家安全,關東軍可說是對於滿州周邊情勢最為敏感的部隊。
此外,一九二零年代後期,國民黨統一了中國,中國國內的民族運動高漲。在這種情勢之下,關東軍自然要思考確保其在滿州之權益的最佳方式。一九三一年,日本所有的南滿州鐵路發生爆炸事件(柳條湖事件),關東軍宣稱這是中國方面所為,立即採取軍事行動。日本政府雖然打算不讓事件擴大,但關東軍視若無睹斷然的以武力占據滿州,最後竟然還讓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所執政,建立「滿州國」,而這就是滿州事變。
事實上鐵路爆炸事件根本就是關東軍為了發動軍事行動所找的藉口,他們展開有組織,計劃性的行動,目的就是獨立建國,這並不是一時的暴動,而是經過極為縝密的計畫下所執行的事件。實際上,密謀者的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還是一個具有強烈信念,抱持所謂「世界最後戰爭論」的獨特思想之理論家。關東軍的目的是想讓滿州完全脫離中國的政治,納入日本統治之中,藉此確保這個既是權益地區,又是重要軍事據點的滿州地區。
雖然當時的情況如此,但關東軍所採取的一連串行動很明顯地已經失控。但是,政黨內閣已經無能為力壓制關東軍,而且日本國民大都支持關東軍的行動。
藉此機會,軍方在日本國內的勢力也愈發坐大。即使國際間紛紛遣責滿州國的成立,而日本政府也持續不予承認,但在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五日,一群海軍將官暗殺了首相犬養毅,接著成立的齋藤內閣不得不承認滿州國。一九三三年,國際聯盟勸告日軍必須撤退,但日本卻宣佈退出國際聯盟。就此,日本的政黨內閣宣告結束,以軍方與國家主義勢力為中心的軍國主義時代正式來臨。
軍方勢力抬頭的背景
一九三一年的滿州事變以及一九三二年首相犬養毅遭暗殺等事件,可說都是軍方的「失控行為」。不過絕對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軍方的這些行動都是獲得了民眾的支持究其原因乃是因為大家不再信任政黨政治。
在自由民權運動高漲聲之中,以一八八一年成立的自由黨,一八八二年的立憲改進黨創黨為開端,日本各地紛紛有新政黨成立。剛成立的新政黨因為還不具備充分的統籌能力,故政黨活動暫時衰退,但一八八九年發布憲法決定創立議會,政黨政治重新得勢。帝國議員由貴族與眾議院所組成,而眾議院是由國民選出。第一次選舉自由黨,立憲改進黨獲得大多數席次。日本的政黨自誕生以來短短數年,影響力足以左右國政。
日本國民對政黨期待最高的時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此時的日本散發著裁軍的氣氛,同時民主主義高漲,大家認為政治應該順應民意來運作,這也就是所謂的「大正民主」。
而當時政府的實權仍然掌握在貴族與藩閥政治家手中,民眾對這種現象群起而攻之。一九一八年,首位既非貴族亦非藩閥政治家的原敬成成為首相,組成原內閣,除了陸軍大臣,海軍大臣,外交部長之外,其他職位全由原氏領導的立憲政友會中的議員所擔任。
再者,一九二五年原則上二十五歲以上的男性都具選舉權的普通選舉法成立,其後即為政黨內閣時代。政黨之中從官員開始,全都採用優秀的人才,對整個政治體系強而有力的影響。
然而,獲得國民信任才產生的政黨內閣時代不到十年就畫下了句號。當中有幾個原因,但最大原因是政治腐敗,貪污盛行。當時普通選舉的出現使有投票權者大為增加,所以選舉活動自然而然地必須擴大規模。政黨為了籌措活動資金而求助於金融界,政黨政治愈蓬勃,金融政治的色彩就愈濃厚。
第二大原因在於景氣對策的反覆失敗。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不景氣,政黨內閣所實施的方法是隨意亂發行日銀劵(紙幣)。這是因為通貨發行量的增加可暫時刺激經濟活動之故。但是這樣做不能真正的強化產業界的力量,無法脫離不景氣。
當時,濱口雄幸的內閣體認許的不景氣而進行產業界的強化,這次則是採取了抑制政府財政支出的政策(緊縮財政)。可是,當時正好遭遇到世界性的經濟大恐慌,日本不只是不景氣而已,而是陷入了空前的大蕭條。
依據明冶憲法,議會雖然具有一定功能,但主權還是在天皇手中,政黨若要透過議會左右政治有其限制存在。特別是在軍事上,議會與內閣都無權過問(統帥權獨立)。若有國民的強大支持還好,如果失去國民的信任,政黨將無法控制軍方。「軍方失控」當然是個大問題,但若是可以阻止此事發生的政黨也失去了國民信任,那又是另一個大問題了。
軍方勢力抬頭的機會
一九三六年的「二二六事件」,讓軍方發言的影響力大增。若用一句話來說,二二六事件也就是陸軍青年軍官學校的武力暴動。但是,軍方並非因為暴動成功而掌握政治上的實權。暴利於短短的四日就平定下來,很明顯這是一次失敗的暴動。但這次的失敗反而讓軍方掌握了實權,這是二二六事件的最大特徵。
當然的軍方,特別是陸軍之中有「皇道派」與「統制派」這兩個思想派系。皇道派主要是年輕軍官所屬的派系,他們的中心思想是:為了實現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應該排除重量級大臣,政黨以及財閥。另一方面,統制是以軍方參謀為中心的派系。這一派並不排斥大臣與政黨,而是利用他們來進行軍國主義的政治改革。
兩派當中的皇道派的青年軍官在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所發起的暴動即為二二六事件,當時總計有一千四百多名士兵襲擊首相府,警察廳等,以武力占領了東京永田町一帶。經濟部長,內閣大臣等多人被暗殺,死傷無數。雖然皇道派高舉「實現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的旗幟,可是最為憤怒的卻是昭和天皇。他極為強硬的表示無法原諒殺傷大臣的軍方,主張派兵鎮壓。接到指令後,以統制派為首,軍方約動員了兩萬四千多名士兵開始鎮壓叛亂。皇道派分子之中接到長官命令而參加的士兵本來就有很多,而立即歸順的人也不少,所以用了四天就平定下來了。
統制派在這件次的事件之中掌握了絕佳機會,一舉將皇道派掃蕩殆盡,增加了軍方的統合力量。當地皇道派首謀者的將校在不公開,無辯護人的情況下,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影響這些人深遠的右翼思想理論者雖然未直接參與件,但仍被視為幕後黑手而被處決。為了避免民眾對軍方產生批評,二二六事件以「受民間人士煽動的部分將軍所發動的事件」來處理。
而軍方甚至反過來利用大家對軍方日益增加的批評,主張「要控制軍方就必須改革政治」。事件結束後不久成立的廣田弘毅為首的內閣因畏懼軍方的暴力,不得不讓軍方參與政治。如此一來,日本因為事件而產生龐大的軍費,而且還陸續引進軍國主義的政策。
走上孤立之路的日本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北京郊外的盧溝橋上發生了駐紮當地的日軍遭槍擊事件,日軍認為是中國軍隊所為而加以反擊,兩軍進入戰鬥狀態(盧溝橋事件)。在北京,事件先朝各解決方向進行,當時的內閣採取不擴大事件的方針。但是在日本國內,以陸軍為首,主張應趁機對中國行使武力的意見卻高了起來,同年七月十一日,在輿論壓力之下,內閣決定派遣軍隊。
關於這一槍是誰開的仍是一個不解之謎,目前有中國方面的誤認開槍說,中共的陰謀說,以及日本的陰謀說等幾種說法。但無論如何,日本還是藉此機會展開對中國的入侵,這就是「中日戰爭」。
從陸軍大臣杉山元提出的「一月亡華」就可能知道,日軍在當初認為可以在短時間內壓制中國,但這場中日戰爭卻演變成長達八年的拉鋸戰。一九三七年未,日本占領首相南京,期後又陸續占領了上海等重要都市,而中國方面則遷都到內陸重慶,持續抗戰。
而戰爭長期化的原因在於中國方面的抗日態度極為強硬。當時的中國,雖然蔣介石的國民黨和毛澤東的共產黨之間嚴重對立,但滿州事件之後,兩黨對於日本在中國擴大勢力一事而極度反感,因而攜手合作(國共合作)抗日。此外,中國有美,英,蘇在背後支援,即將長期抗戰,戰力也未見衰竭。
日本內閣雖然也展開和平工作,但是中國方面(國民黨)對和解條件並不滿意,於是首相切斷和平解決之路,戰事陷入泥濘。當時日本為了收拾局面而發表聲明,將這戰爭正名為建設「東亞新秩序」的戰爭(大東亞共榮圈)。日本期待著有同樣想法的人出面,藉以收拾殘局。結果,親日派國民黨重量級人物的汪精衛有所回應,日本以他為中心建立了「南京政府」。
日本與南京政府之間簽定了條約,但南京政府終究是日本的傀儡政權,中國國民不但不支持南京政府,還視之為「漢奸」,對於事態的收拾一點幫助也沒有。而南京政府的成立招致列強反感,日本在國際間的地位愈見孤立。
經濟封鎖的日本
日本向三國同盟以後,為了解決國內物資的缺乏問題而將勢力範圍擴大到東南亞地區。當時內閣所唱的高調是「排除在亞洲的列強勢力,促進亞洲名國的獨立,建立以日本為盟的共存共榮經濟圈」此一大東亞共榮構想。
大東亞共榮圈這個構想一直到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仍有人主張。被日本占領的國家之中,雖然也有幾個國家對這想法表示讚成,但比誰都要反感的是美,英,法三國。而實際上,日本是以軍事目的為最優先考慮,企圖確保石油以及橡膠等資源,阻絕美,英,法三國對中國的物資援助。
當時美國首先對日本實施全面性石油禁運。由於日本缺乏天然資源,戰時還是得依賴石油等重要資源的進口,但是日本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就正好是美國。再者,美國(America),英國(Britain),中國(China)和荷蘭(Dutchland)等四國對日本實施了稱之為ABCD包圍圈的嚴厲經濟封鎖政策。
為了突破現狀,日本終於決定向美國開戰,企國以武力突破美,英,中,荷四國的經濟封鎖。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天未破曉,日本海軍突然攻擊夏威夷的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因而爆發。然而,眾所周知,珍珠港偷襲事件發生於日本對美國之前,但是很少人知道這是因為日本方面在通知上發生了延遲所致。
日本應海軍要求,一直隱瞞開戰的意圖直到最後一刻,宣戰通知在攻擊珍珠港前的三十分鐘才發佈,也就是十二月八日的清晨三時左右。但是本應通知美國的在美國日本大使館並不曉得要開戰。解講暗號花了許多時間,因此延遲了通知。結果,當美國被通知已是珍珠港攻擊事件發生後一小時以後的事,這件事大大的煽動了美國的反日情緒。
無論如何,日本自從於珍珠港重挫了美國主力艦隊之後,陸續締造了輝煌的戰績。一九四一以壓抑關島以及香港為開端,開戰後大約半年左右接著把東南亞,南太平洋地方幾乎全囊括下來。
但是,於一九四二年六月,從中途島海戰中敗北的日軍開始,戰局不斷惡化。日本於戰時初所占領的土地一一被美國奪回,一九四五年美軍對日本本土的空襲開始,雖然日本政府仍叫著「完成聖戰」,但實際已逐漸失去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