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陳近代日本史(一)
前言
從明治時代到現代為上的歷史,一般都是以太平洋戰爭作分水嶺,分為戰前和戰後時代。大約來說,戰前是
日本籍富國強兵來加強軍備,並通過大規模戰爭的時期;而戰後則是在和平憲法之下達成經濟成長的時期。
要了解戰前的日本,其重點在於明治政府的政治並非一開始就是軍國主義,而是在軍隊勢力受到國民支持而抬頭後,軍國主義色彩才逐漸增強。
明冶政府雖然接二連三地實施現代化政府,但那只是為了盡早成為歐美列強平起平坐的現代化國家。為了與歐美列強互相抗衡,日本政府重視制定憲法與與設置議會更甚於增強軍備。若要讓國際社會認同,日本必須是一個立憲國家。大政奉還之後約二十年,日本才成為亞洲第一個真正的立憲國家。
日本軍國主義色彩的增強是日清,日俄這兩個戰爭過後的事。籍戰爭而得到進占大陸的日本,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借歐洲各國忙於戰爭之際,進而達到了進占中國的目的。之後,一時之間因為大民主風潮而進行了軍備縮減,但軍方勢力卻因滿洲事變而抬頭,掌握了政治的實權。由於對政黨政治的不信任態度,日本國民對於軍方寄予了較多的期待。然而,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地取得的動作卻引發了日本與歐美列強之間的摩擦。一九四一年,日本終於對美國開戰,結果敗在美國壓倒性的軍事力量之下。
到了戰後,日本因一九五二年的和平條約而脫離被占領狀態,再度回到了國際社會之中。之後的日本實現了所謂的高度經濟成長的急速發展。
能夠實現高度經濟成長的主要原因,不只是因為日本人的勤奮和技術能力,最主要就是因為日本政府擁有明確的願景,並採取了適當的政治和外交方針,日本政府在當地冷戰惡化的國際情勢之中,加入了資本主義陣營從而得到美國強力的經濟支持。除此之外,日本政府還刻意利用「和平憲法」壓制軍事費用,把國家資本重點投入產業政策。因此我們可以說,日本能成為世界頂尖的大國,正是因為政治上的選擇奏效之故。
自由民權運動
明冶新政府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與歐美列強互相抗衡的現代國家。如:廢藩置縣,士農工商身份制度改革,徵兵制度的引進和確保財源的地租修改等明冶維新以後陸續實施的政策,這都是為了讓國民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可是,如此急速的現代化在國民之間引起了種種摩擦。此外,打出這一些現代化政策的政府是被薩長出身,所謂的藩閥政治家所操控一事是眾所周知的。但是,由西南戰爭這個最大士族叛亂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光用武力並無法興政府對抗。因此,當時逐漸產生一種不以武力解決對政府的不滿,就是以言論來使政府承認人民權利的新運動,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民權運動」。
一八七零年代到一八八零年代的這十年,自由民權運動遍及全日本,其核心人物為板桓退助。一八八二年四月,板桓退助在歧阜縣舉行的一場演說中被一位企圖暗殺他的男人所剌傷,當時的他大喊:「板桓雖死但自由不死」,後來因而成為民眾口中的傳奇人物。當時板桓雖然受了傷但並沒大礙,日後據本人所述,當時他只是被嚇了一跳,一句話也說,上面的那句話應該是在場之人編出來的。
過去在政府提倡廢藩置縣之際,土佐藩出身的板桓退助可說是一個相當活躍的人物,後因征韓論爭而離開了政府。之後他主張「納稅人有權利參與政治,應透過議會的設立來的實現」,使得追求議會制度以及憲法制定的自由民權運動開始運作起來。一八四七年他和其他七位人士各政府提出設立民選議院建言書。漸漸地,自由民權運動擴展到全國,日本各地出現了兩百多個的政治結社,如板桓退助在故鄉設立的「立志社」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若看看自由民權運動的發展,好像是日本政府欲實行獨裁政治,而自由民權運動的鬥士們為對抗蠻橫的政府而燃起了正義感而戰鬥一般,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首先,先想到要開設議會並制定憲法的是政府。一八七五年,日本政府提出「逐步樹立立憲政體」,而這是大家都吵著開設國會之前的事。通常,議會的設立或多或少都會給予國民參政的空間,而當時的政府並沒有一個獨裁的政治體制。為了要讓歐美列強承認日本是一個足以登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現代化國家,對日本政府而言,議會的設立與制定憲法是絕對必要的。當時位居政府中樞地位的伊藤博文前往歐洲,與德國以及奧地利的法律學學者接觸,學習立憲政治的法律以及各種制度。事實上自由民權運動採取極端的鎮壓政策,自由民權運動也因此而漸漸壯大。後來雙方之所以發生對立,是因為各自都想有建立議會與制定憲法的主導權。
此外,自由民權運動雖然不使用武力,而是藉言論活動來達成政治目的,但不能說他們的政治目的的本身是和平的,在外交政策上他們反而相當激進。一八八四年起,日本與清朝以及朝鮮的緊張關係升高,此時民權派的人士主張強硬地使用武力。但政府卻為了避免與清朝對立而締造了天津條約,此舉被稱為「懦弱外交」,受到了很多人的責難。
經過一番波折,日本憲法草案以伊藤博文為中心,在政府內的井上毅,金子堅太郎等人的共同製作下完成,一八八八年四月向樞密院提出。經過審議,憲法於一八八九年二月十一日公布,這就是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以此憲法為基礎,日本於一八九零年進行大選,同年十一月開設議會。
但是,有權參與大選者就只有四十五萬多人,不到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一。而這是因為有權選舉的是直接納稅稅額在十五日圓以上,年滿二十五歲的男子,所以就只有地主,富豪等高納稅者才能選舉。
即使如此,日本還是就此踏上現代化國家之路。當時亞洲除日本以外還沒有立憲國家(土耳其在一八七六年成為立憲國家,但不久又解散議會,廢除憲法)日本就成為了亞洲國家現在化的先驅。
追求歐洲風潮的文化開明
明冶時期,日本的文化與歐洲文化比較起來還是相當的不成熟,因此政府在引進歐洲政治制度的同時,也積極地引進歐洲風格的生活型態與文化。而歐洲文化的影響了急速地擴展到日本國民的生活當中,但是國民根本沒有提升文化的意識。新的風俗習慣光是「新」這一點就會被大肆宣揚,而這種風潮就是所謂的「文化開明」。
而最快為日本國民所接受的就是歐洲風格的衣著與飲食。一八七零年左右,日本開始有人穿起洋服與鞋子,一八七一年因理髮,廢刀令而不綁髮髻,把頭髮剃短,留著「散切頭」的民眾陸續出現。使用蝙蝠傘也在這時候開始。當然,各項文化的普及時間以及其時間的間隔,而同時綁著髮髻,穿著洋受西裝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種文化開明鬧了很多笑話與軼聞,但是其背後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日本傳統文化被過分的輕視。當時許多古老的寺院以及古城都遇到破壞,被賣掉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而現在被指定為國寶的奈良興福寺五重塔,也曾發生被以四十萬日圓(依現今幣值換算)賣掉的可怕狀況。
其他由政府所引進的歐洲現代化政策,還有於一八七二年把設置小學以提高教育水平的「學制的公布」,一八七三年把陰歷明冶五年十二月三日改為陽歷明冶六年一月一日的「把陰歷轉為陽歷」,一八七六年採用「星期日休假」等。
這些在現在看來都是一般的文化,可是在轉換的初期也引進過反彈。而反彈對大的竟然是設立小學這件事,理由是因為小孩子是很重要的勞動力,把他們放在學校對家計是一大打擊。而且學費負擔對一般平民來說共不輕鬆,當時甚至發生了廢除小學的農民起義。
日清戰爭的爆發
明冶維近之後,以富國強兵政策來確實軍備的現代日本陸續經歷了兩次大型對外戰爭。這兩次戰爭分別為一八九四年的日清戰爭,以及剛好發生在十年之後,於一九零四年爆發的日俄戰爭,事實上,這兩次戰爭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當時,日本最怕就是蘇俄帝國的侵略會波及日本。在歐美列強之中,以蘇俄的地理位置最為接近日本,而且蘇俄經常為擴大領土而接近日本。在這情況之下,日本政府認為,若果朝鮮半島落入蘇俄的統治,日本的國防上會面臨相當嚴重的威脅。
首先,日本希望在對朝鮮的外交上取得優勢地位。一八七五年,日本政府派參選員黑田清隆為全權使節,派了六艘艦隊到朝鮮去要求開國,結果日本成功地與朝鮮締結了日朝親善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由於日本為了國防而利用了朝鮮,兩國當然不可能沒摩擦發生,可是問題不上如此。當時的中國清朝把朝鮮視為自己的屬國,對於日本與朝鮮簽訂條約一事自然就非常生氣,結果日本的對俄戰略演變成為日本與清朝之間的對立。
在朝鮮國內,親清國派與親日本派對立,兩派屢屢發生武裝暴動。日清兩國針對暴動的事後處理進行交涉,一八八五年兩國締結「天津條約」,明確的說明了兩軍須自朝鮮退兵,暫時迴避了武力衝突。但是在一八九四年,由於朝鮮的農民發生反日叛亂(甲午農民戰爭,東學黨之亂),日清兩國再度出兵。叛亂本身一會兒就平定了,可是兩國在對朝鮮內政進行交涉時決裂,終於日本下定決心對清朝開戰,這也就是日清戰爭了。
這場戰爭持續了八個月,最後日本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而這是因為日本明冶維新以來徹底加強現代化軍備之故。此外,由於日本國內外的言論一致,所以要投入相當於當時兩年以上國家預算的軍事預算也能迅速地定案。相對地,清朝的潛在國力雖然強大,可是因內部政治對立以及現代化的遲緩,並未能充分動員戰力。
日本與清朝在戰爭結束後的一八九五年締結下關條約(即:馬關條約),清朝承認朝鮮獨立並把台灣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然而在締結不久後卻發生了新的變故,企圖進占亞洲的蘇俄,德國和法國一起要求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給清朝。由於當時蘇俄企圖將版圖擴展至亞洲,對於日本已經舖好進占亞洲之路一事懷有戒心,因此聯合德國和法國對日本進行干涉,這也就是所謂的「三國干涉」。面對如此強大的壓力,當時軍事力量尚不足對抗大國蘇俄的日本不得不答應蘇俄的要求,但日本國內對蘇俄的反感也因而日益加深。
日俄戰爭的爆發
過去歐美列強對睡獅清朝相當敬畏,可是日清戰爭的結果彰顯出清朝國力的不堪一擊,列強因此全都開始進占清朝。對此,清朝的排外運動高漲,一九零零年,外國傳教士被殺,同時也發生了列強外交使館遭受襲擊的事件(北清事件,也就是義和團事件)。當時英,美,法,俄,日等國為鎮壓暴動而派駐軍隊,但蘇俄卻趁亂占領了滿州,並企圖將勢力範圍伸向韓國(朝鮮於一八九七年改名為大韓帝國)。之前日本成功從清朝手中奪下朝鮮,而這一次,俄國也終於要向韓國下手了。
日本首先透過交涉,企圖使俄國從滿州撤退並讓韓國承認日本的優先地位,但是蘇俄卻完全不理會,交涉陷入了膠著的狀態。因此,日本終於在一九零四年對蘇俄開戰,而這就是日俄戰爭了。
之前日本把朝鮮納入統治之下,以及與清朝發生了戰爭,都是為了不讓蘇俄的勢力威脅到日本。因此日本對蘇俄可說是戒慎恐懼,若與蘇俄發生武力衝突必定是一場硬仗。而日本政府也充分的認識到事態嚴重,從戰前即派遣特使面見美國總統奧多羅斯福,希望他能扮演日俄之間的調停者,日本政府的慎重由此可見一斑。雖然是一番惡戰,日本還是獲得大部分國民的支持,動工所有國力備戰,其中最的原因就是來自三國干涉以來,日本國民對蘇俄的強烈反感。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出乎意料的打了一場漂亮的仗。日本陸軍攻陷蘇俄最大的軍事基地旅順,也占領了奉天。日本海軍於日本海海戰時,由東鄉平八郎帶領的聯合艦隊把巴爾契克艦隊幾乎完全殲滅,至此,日本可說是大獲全勝。
戰果雖然輝煌,但武器,彈藥卻逐漸見底,戰費周轉失靈,日本陷入困境。此時日本政府正式委託美國出面進行調停,希望在勝利的當頭以和平收場。對此美國也立即應日本要求,出面和解,而蘇俄也回應了和平交涉。日俄兩國締結浦資茅斯合約,日俄戰爭在日本戰勝的局面下宣告結束。
雖然戰爭以勝利收場,但日本國內對於日俄戰爭的結果卻有著強烈的不滿。浦資茅斯合約中,俄國承認日本對韓國的指導,監督權,而日本也獲得了中國旅順,大連的租借權,以及南滿鐵路的權利。由於戰爭若持續下去必定會居於劣勢,因此日本在這樣的局面下,還能讓蘇俄接受這一些要求,可說是非常成功。
然而,日本國民對戰勝最期待的終究還是賠款。因為日清戰爭時,日本獲得相當龐大的一筆賠款(日幣約三億一千萬),因此日本國民對這一次戰爭也寄予相當的期待。不知道實際戰況的日本國民對於明明日本戰勝,卻得不到賠款感到憤怒非常。因此,締結條約的那一天爆發了群眾襲擊,火燒高官官邸的事件(日比谷火燒事件)。
從明治時代到現代為上的歷史,一般都是以太平洋戰爭作分水嶺,分為戰前和戰後時代。大約來說,戰前是
日本籍富國強兵來加強軍備,並通過大規模戰爭的時期;而戰後則是在和平憲法之下達成經濟成長的時期。
要了解戰前的日本,其重點在於明治政府的政治並非一開始就是軍國主義,而是在軍隊勢力受到國民支持而抬頭後,軍國主義色彩才逐漸增強。
明冶政府雖然接二連三地實施現代化政府,但那只是為了盡早成為歐美列強平起平坐的現代化國家。為了與歐美列強互相抗衡,日本政府重視制定憲法與與設置議會更甚於增強軍備。若要讓國際社會認同,日本必須是一個立憲國家。大政奉還之後約二十年,日本才成為亞洲第一個真正的立憲國家。
日本軍國主義色彩的增強是日清,日俄這兩個戰爭過後的事。籍戰爭而得到進占大陸的日本,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借歐洲各國忙於戰爭之際,進而達到了進占中國的目的。之後,一時之間因為大民主風潮而進行了軍備縮減,但軍方勢力卻因滿洲事變而抬頭,掌握了政治的實權。由於對政黨政治的不信任態度,日本國民對於軍方寄予了較多的期待。然而,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地取得的動作卻引發了日本與歐美列強之間的摩擦。一九四一年,日本終於對美國開戰,結果敗在美國壓倒性的軍事力量之下。
到了戰後,日本因一九五二年的和平條約而脫離被占領狀態,再度回到了國際社會之中。之後的日本實現了所謂的高度經濟成長的急速發展。
能夠實現高度經濟成長的主要原因,不只是因為日本人的勤奮和技術能力,最主要就是因為日本政府擁有明確的願景,並採取了適當的政治和外交方針,日本政府在當地冷戰惡化的國際情勢之中,加入了資本主義陣營從而得到美國強力的經濟支持。除此之外,日本政府還刻意利用「和平憲法」壓制軍事費用,把國家資本重點投入產業政策。因此我們可以說,日本能成為世界頂尖的大國,正是因為政治上的選擇奏效之故。
自由民權運動
明冶新政府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與歐美列強互相抗衡的現代國家。如:廢藩置縣,士農工商身份制度改革,徵兵制度的引進和確保財源的地租修改等明冶維新以後陸續實施的政策,這都是為了讓國民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可是,如此急速的現代化在國民之間引起了種種摩擦。此外,打出這一些現代化政策的政府是被薩長出身,所謂的藩閥政治家所操控一事是眾所周知的。但是,由西南戰爭這個最大士族叛亂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光用武力並無法興政府對抗。因此,當時逐漸產生一種不以武力解決對政府的不滿,就是以言論來使政府承認人民權利的新運動,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民權運動」。
一八七零年代到一八八零年代的這十年,自由民權運動遍及全日本,其核心人物為板桓退助。一八八二年四月,板桓退助在歧阜縣舉行的一場演說中被一位企圖暗殺他的男人所剌傷,當時的他大喊:「板桓雖死但自由不死」,後來因而成為民眾口中的傳奇人物。當時板桓雖然受了傷但並沒大礙,日後據本人所述,當時他只是被嚇了一跳,一句話也說,上面的那句話應該是在場之人編出來的。
過去在政府提倡廢藩置縣之際,土佐藩出身的板桓退助可說是一個相當活躍的人物,後因征韓論爭而離開了政府。之後他主張「納稅人有權利參與政治,應透過議會的設立來的實現」,使得追求議會制度以及憲法制定的自由民權運動開始運作起來。一八四七年他和其他七位人士各政府提出設立民選議院建言書。漸漸地,自由民權運動擴展到全國,日本各地出現了兩百多個的政治結社,如板桓退助在故鄉設立的「立志社」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若看看自由民權運動的發展,好像是日本政府欲實行獨裁政治,而自由民權運動的鬥士們為對抗蠻橫的政府而燃起了正義感而戰鬥一般,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首先,先想到要開設議會並制定憲法的是政府。一八七五年,日本政府提出「逐步樹立立憲政體」,而這是大家都吵著開設國會之前的事。通常,議會的設立或多或少都會給予國民參政的空間,而當時的政府並沒有一個獨裁的政治體制。為了要讓歐美列強承認日本是一個足以登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現代化國家,對日本政府而言,議會的設立與制定憲法是絕對必要的。當時位居政府中樞地位的伊藤博文前往歐洲,與德國以及奧地利的法律學學者接觸,學習立憲政治的法律以及各種制度。事實上自由民權運動採取極端的鎮壓政策,自由民權運動也因此而漸漸壯大。後來雙方之所以發生對立,是因為各自都想有建立議會與制定憲法的主導權。
此外,自由民權運動雖然不使用武力,而是藉言論活動來達成政治目的,但不能說他們的政治目的的本身是和平的,在外交政策上他們反而相當激進。一八八四年起,日本與清朝以及朝鮮的緊張關係升高,此時民權派的人士主張強硬地使用武力。但政府卻為了避免與清朝對立而締造了天津條約,此舉被稱為「懦弱外交」,受到了很多人的責難。
經過一番波折,日本憲法草案以伊藤博文為中心,在政府內的井上毅,金子堅太郎等人的共同製作下完成,一八八八年四月向樞密院提出。經過審議,憲法於一八八九年二月十一日公布,這就是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以此憲法為基礎,日本於一八九零年進行大選,同年十一月開設議會。
但是,有權參與大選者就只有四十五萬多人,不到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一。而這是因為有權選舉的是直接納稅稅額在十五日圓以上,年滿二十五歲的男子,所以就只有地主,富豪等高納稅者才能選舉。
即使如此,日本還是就此踏上現代化國家之路。當時亞洲除日本以外還沒有立憲國家(土耳其在一八七六年成為立憲國家,但不久又解散議會,廢除憲法)日本就成為了亞洲國家現在化的先驅。
追求歐洲風潮的文化開明
明冶時期,日本的文化與歐洲文化比較起來還是相當的不成熟,因此政府在引進歐洲政治制度的同時,也積極地引進歐洲風格的生活型態與文化。而歐洲文化的影響了急速地擴展到日本國民的生活當中,但是國民根本沒有提升文化的意識。新的風俗習慣光是「新」這一點就會被大肆宣揚,而這種風潮就是所謂的「文化開明」。
而最快為日本國民所接受的就是歐洲風格的衣著與飲食。一八七零年左右,日本開始有人穿起洋服與鞋子,一八七一年因理髮,廢刀令而不綁髮髻,把頭髮剃短,留著「散切頭」的民眾陸續出現。使用蝙蝠傘也在這時候開始。當然,各項文化的普及時間以及其時間的間隔,而同時綁著髮髻,穿著洋受西裝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種文化開明鬧了很多笑話與軼聞,但是其背後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日本傳統文化被過分的輕視。當時許多古老的寺院以及古城都遇到破壞,被賣掉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而現在被指定為國寶的奈良興福寺五重塔,也曾發生被以四十萬日圓(依現今幣值換算)賣掉的可怕狀況。
其他由政府所引進的歐洲現代化政策,還有於一八七二年把設置小學以提高教育水平的「學制的公布」,一八七三年把陰歷明冶五年十二月三日改為陽歷明冶六年一月一日的「把陰歷轉為陽歷」,一八七六年採用「星期日休假」等。
這些在現在看來都是一般的文化,可是在轉換的初期也引進過反彈。而反彈對大的竟然是設立小學這件事,理由是因為小孩子是很重要的勞動力,把他們放在學校對家計是一大打擊。而且學費負擔對一般平民來說共不輕鬆,當時甚至發生了廢除小學的農民起義。
日清戰爭的爆發
明冶維近之後,以富國強兵政策來確實軍備的現代日本陸續經歷了兩次大型對外戰爭。這兩次戰爭分別為一八九四年的日清戰爭,以及剛好發生在十年之後,於一九零四年爆發的日俄戰爭,事實上,這兩次戰爭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當時,日本最怕就是蘇俄帝國的侵略會波及日本。在歐美列強之中,以蘇俄的地理位置最為接近日本,而且蘇俄經常為擴大領土而接近日本。在這情況之下,日本政府認為,若果朝鮮半島落入蘇俄的統治,日本的國防上會面臨相當嚴重的威脅。
首先,日本希望在對朝鮮的外交上取得優勢地位。一八七五年,日本政府派參選員黑田清隆為全權使節,派了六艘艦隊到朝鮮去要求開國,結果日本成功地與朝鮮締結了日朝親善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由於日本為了國防而利用了朝鮮,兩國當然不可能沒摩擦發生,可是問題不上如此。當時的中國清朝把朝鮮視為自己的屬國,對於日本與朝鮮簽訂條約一事自然就非常生氣,結果日本的對俄戰略演變成為日本與清朝之間的對立。
在朝鮮國內,親清國派與親日本派對立,兩派屢屢發生武裝暴動。日清兩國針對暴動的事後處理進行交涉,一八八五年兩國締結「天津條約」,明確的說明了兩軍須自朝鮮退兵,暫時迴避了武力衝突。但是在一八九四年,由於朝鮮的農民發生反日叛亂(甲午農民戰爭,東學黨之亂),日清兩國再度出兵。叛亂本身一會兒就平定了,可是兩國在對朝鮮內政進行交涉時決裂,終於日本下定決心對清朝開戰,這也就是日清戰爭了。
這場戰爭持續了八個月,最後日本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而這是因為日本明冶維新以來徹底加強現代化軍備之故。此外,由於日本國內外的言論一致,所以要投入相當於當時兩年以上國家預算的軍事預算也能迅速地定案。相對地,清朝的潛在國力雖然強大,可是因內部政治對立以及現代化的遲緩,並未能充分動員戰力。
日本與清朝在戰爭結束後的一八九五年締結下關條約(即:馬關條約),清朝承認朝鮮獨立並把台灣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然而在締結不久後卻發生了新的變故,企圖進占亞洲的蘇俄,德國和法國一起要求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給清朝。由於當時蘇俄企圖將版圖擴展至亞洲,對於日本已經舖好進占亞洲之路一事懷有戒心,因此聯合德國和法國對日本進行干涉,這也就是所謂的「三國干涉」。面對如此強大的壓力,當時軍事力量尚不足對抗大國蘇俄的日本不得不答應蘇俄的要求,但日本國內對蘇俄的反感也因而日益加深。
日俄戰爭的爆發
過去歐美列強對睡獅清朝相當敬畏,可是日清戰爭的結果彰顯出清朝國力的不堪一擊,列強因此全都開始進占清朝。對此,清朝的排外運動高漲,一九零零年,外國傳教士被殺,同時也發生了列強外交使館遭受襲擊的事件(北清事件,也就是義和團事件)。當時英,美,法,俄,日等國為鎮壓暴動而派駐軍隊,但蘇俄卻趁亂占領了滿州,並企圖將勢力範圍伸向韓國(朝鮮於一八九七年改名為大韓帝國)。之前日本成功從清朝手中奪下朝鮮,而這一次,俄國也終於要向韓國下手了。
日本首先透過交涉,企圖使俄國從滿州撤退並讓韓國承認日本的優先地位,但是蘇俄卻完全不理會,交涉陷入了膠著的狀態。因此,日本終於在一九零四年對蘇俄開戰,而這就是日俄戰爭了。
之前日本把朝鮮納入統治之下,以及與清朝發生了戰爭,都是為了不讓蘇俄的勢力威脅到日本。因此日本對蘇俄可說是戒慎恐懼,若與蘇俄發生武力衝突必定是一場硬仗。而日本政府也充分的認識到事態嚴重,從戰前即派遣特使面見美國總統奧多羅斯福,希望他能扮演日俄之間的調停者,日本政府的慎重由此可見一斑。雖然是一番惡戰,日本還是獲得大部分國民的支持,動工所有國力備戰,其中最的原因就是來自三國干涉以來,日本國民對蘇俄的強烈反感。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出乎意料的打了一場漂亮的仗。日本陸軍攻陷蘇俄最大的軍事基地旅順,也占領了奉天。日本海軍於日本海海戰時,由東鄉平八郎帶領的聯合艦隊把巴爾契克艦隊幾乎完全殲滅,至此,日本可說是大獲全勝。
戰果雖然輝煌,但武器,彈藥卻逐漸見底,戰費周轉失靈,日本陷入困境。此時日本政府正式委託美國出面進行調停,希望在勝利的當頭以和平收場。對此美國也立即應日本要求,出面和解,而蘇俄也回應了和平交涉。日俄兩國締結浦資茅斯合約,日俄戰爭在日本戰勝的局面下宣告結束。
雖然戰爭以勝利收場,但日本國內對於日俄戰爭的結果卻有著強烈的不滿。浦資茅斯合約中,俄國承認日本對韓國的指導,監督權,而日本也獲得了中國旅順,大連的租借權,以及南滿鐵路的權利。由於戰爭若持續下去必定會居於劣勢,因此日本在這樣的局面下,還能讓蘇俄接受這一些要求,可說是非常成功。
然而,日本國民對戰勝最期待的終究還是賠款。因為日清戰爭時,日本獲得相當龐大的一筆賠款(日幣約三億一千萬),因此日本國民對這一次戰爭也寄予相當的期待。不知道實際戰況的日本國民對於明明日本戰勝,卻得不到賠款感到憤怒非常。因此,締結條約的那一天爆發了群眾襲擊,火燒高官官邸的事件(日比谷火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