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
筆者本想寫一篇有關東漢時的外族,不知如何,竟會寫到慕容,也罷,隨遇而安吧….
筆者愛看武俠小說,也是一個金庸迷,在天龍八部中,「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慕容世家實在很有意思。
武俠小說世界中慕容世家,一直以來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筆者也一直認為,慕容家的公子只是武俠小說才會有的。直至有一天,在朋友當中,認識一位慕容小姐,此時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竟真的有慕容世家……
筆者喜愛尋根究底,究竟姓慕容是怎樣的家族??
從記載中,慕容先祖乃鮮卑族的一個部落,而鮮卑是東胡族的後裔,東胡自古以來一直都活動在中國東北地區。
在戰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東北,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赤峰和遼寧省朝陽一帶地區,這個地區近世稱之「紅山地區」。
後來燕王姬平(昭王)時,派大將秦開攻打東胡,使其族北退千餘裏,史稱「秦開卻胡」。並在東胡原居住地區設立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後來東胡為匈奴所逼,不斷遷徙,到了東漢時期,東胡族分支出烏桓和鮮卑兩個部族,其分別居住在中國東北和北方沿邊地方,而鮮卑族則主要有慕容、宇文、段氏三部。
公元207年,曹操聽從郭嘉的建議,冒險平定遼西柳城三郡的烏桓,當時居住在北方的慕容族首領莫護跋,乘機率部眾進入遼西。
到了公元238年司馬懿討伐割據遼東的公孫淵,莫護跋因率部眾參加攻打公孫淵,後來莫護跋被封為率義王,開始定居於大棘城之北。莫護跋死後,其子孫慕容廆、慕容吐谷渾,在五胡亂華這個風起雲勇時代當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分別成為諸燕及唐時吐谷渾汗國的祖先。
很多人都認為五胡中的鮮卑族是中國的外族,沒有想到原來鮮卑族跟漢族是同一個祖先。
據晉書記載「(慕容)廆以大棘城即帝顓頊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當中更提到「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鮮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號曰東胡。」當中的「有熊氏」,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先,黃帝姬軒轅先生。
是實上在三國、西晉稍後的五胡亂華時期,當時五胡分別建國,並不是只有燕國是自稱有中國血統,胡夏帝國的赫連勃勃及北魏拓跋家族,都分別自稱舜帝姚重華及黃帝姬軒轅後人。
到底鮮卑族的慕容氏是如何來的???
最多人的說法,在晉書記載中,慕容氏先祖莫護跋,看見燕代之地流行一種名步搖的冠帽,非常喜愛,於是常常載著這種冠帽,而其他部落就稱呼莫護跋的部落為步搖族,不知如何,以音傳音,遂演變為慕容族。到了慕容廆佔領燕北、遼東一帶時,他的子孫才正式以慕容為姓。筆者有個奇想,我們香港的特首曾蔭權先生最愛以煲呔示人,被人稱為「煲呔曾」,若是在古代,久而久之,有可能他的後人被稱「煲呔族」並以煲呔為姓。
說到「步搖」為何會被變「慕容」,現在仍硏究當中,當中有學者更認為當時「步搖」與「慕容」是同一個音韻,這對於硏究古代中原地區,究竟是用甚麼語言,提供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大家可以不妨想想。
但筆者不喜歡這個說法。因為它不夠威武及具氣勢。
事實上慕容這個稱號,早在三國志·魏書鮮卑傳中已見出現,當中提到,漢桓帝時,鮮卑分爲中、東、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闕居、慕容等。後來建立鮮卑國,子孫自稱“慕二儀(天地)之道,繼三光(日、月、星)之容”,慕容這兩個字,由是得來。
就在筆者爲慕容家族的源流弄得團團轉的時候,香港中文大學有位姚中儀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慕容鮮卑更可能是波絲人,他的證據就是從莫護跋這個名字來的。他認爲「莫護」與波絲語的幕戶相通,幕戶是波絲語宗教神職人員的一個職位名稱,由於幕戶和莫護音是相通的,所以莫護跋應是波斯人,對於這個說法筆者真不願支持。
雖然在現實世界當中,真的有慕容世家,但筆者還是喜歡武俠世界中的慕容世家,除了金庸先生筆下那個一生為復國而努力不懈,「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慕容復外,還有温瑞安先生筆下那個厲害非常的慕容若容。
慕容世家的易容術,蜀中唐門的暗器,江南霹靂堂雷家的火器………這當中一直都是筆者所愛的情意結……。
(案:這是筆者在2年前所寫,無意中在文件擋裏再次看到,感覺就看到了老朋友,所以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筆者愛看武俠小說,也是一個金庸迷,在天龍八部中,「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慕容世家實在很有意思。
武俠小說世界中慕容世家,一直以來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筆者也一直認為,慕容家的公子只是武俠小說才會有的。直至有一天,在朋友當中,認識一位慕容小姐,此時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竟真的有慕容世家……
筆者喜愛尋根究底,究竟姓慕容是怎樣的家族??
從記載中,慕容先祖乃鮮卑族的一個部落,而鮮卑是東胡族的後裔,東胡自古以來一直都活動在中國東北地區。
在戰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東北,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赤峰和遼寧省朝陽一帶地區,這個地區近世稱之「紅山地區」。
後來燕王姬平(昭王)時,派大將秦開攻打東胡,使其族北退千餘裏,史稱「秦開卻胡」。並在東胡原居住地區設立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後來東胡為匈奴所逼,不斷遷徙,到了東漢時期,東胡族分支出烏桓和鮮卑兩個部族,其分別居住在中國東北和北方沿邊地方,而鮮卑族則主要有慕容、宇文、段氏三部。
公元207年,曹操聽從郭嘉的建議,冒險平定遼西柳城三郡的烏桓,當時居住在北方的慕容族首領莫護跋,乘機率部眾進入遼西。
到了公元238年司馬懿討伐割據遼東的公孫淵,莫護跋因率部眾參加攻打公孫淵,後來莫護跋被封為率義王,開始定居於大棘城之北。莫護跋死後,其子孫慕容廆、慕容吐谷渾,在五胡亂華這個風起雲勇時代當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分別成為諸燕及唐時吐谷渾汗國的祖先。
很多人都認為五胡中的鮮卑族是中國的外族,沒有想到原來鮮卑族跟漢族是同一個祖先。
據晉書記載「(慕容)廆以大棘城即帝顓頊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當中更提到「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鮮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號曰東胡。」當中的「有熊氏」,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先,黃帝姬軒轅先生。
是實上在三國、西晉稍後的五胡亂華時期,當時五胡分別建國,並不是只有燕國是自稱有中國血統,胡夏帝國的赫連勃勃及北魏拓跋家族,都分別自稱舜帝姚重華及黃帝姬軒轅後人。
到底鮮卑族的慕容氏是如何來的???
最多人的說法,在晉書記載中,慕容氏先祖莫護跋,看見燕代之地流行一種名步搖的冠帽,非常喜愛,於是常常載著這種冠帽,而其他部落就稱呼莫護跋的部落為步搖族,不知如何,以音傳音,遂演變為慕容族。到了慕容廆佔領燕北、遼東一帶時,他的子孫才正式以慕容為姓。筆者有個奇想,我們香港的特首曾蔭權先生最愛以煲呔示人,被人稱為「煲呔曾」,若是在古代,久而久之,有可能他的後人被稱「煲呔族」並以煲呔為姓。
說到「步搖」為何會被變「慕容」,現在仍硏究當中,當中有學者更認為當時「步搖」與「慕容」是同一個音韻,這對於硏究古代中原地區,究竟是用甚麼語言,提供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大家可以不妨想想。
但筆者不喜歡這個說法。因為它不夠威武及具氣勢。
事實上慕容這個稱號,早在三國志·魏書鮮卑傳中已見出現,當中提到,漢桓帝時,鮮卑分爲中、東、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闕居、慕容等。後來建立鮮卑國,子孫自稱“慕二儀(天地)之道,繼三光(日、月、星)之容”,慕容這兩個字,由是得來。
就在筆者爲慕容家族的源流弄得團團轉的時候,香港中文大學有位姚中儀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慕容鮮卑更可能是波絲人,他的證據就是從莫護跋這個名字來的。他認爲「莫護」與波絲語的幕戶相通,幕戶是波絲語宗教神職人員的一個職位名稱,由於幕戶和莫護音是相通的,所以莫護跋應是波斯人,對於這個說法筆者真不願支持。
雖然在現實世界當中,真的有慕容世家,但筆者還是喜歡武俠世界中的慕容世家,除了金庸先生筆下那個一生為復國而努力不懈,「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慕容復外,還有温瑞安先生筆下那個厲害非常的慕容若容。
慕容世家的易容術,蜀中唐門的暗器,江南霹靂堂雷家的火器………這當中一直都是筆者所愛的情意結……。
(案:這是筆者在2年前所寫,無意中在文件擋裏再次看到,感覺就看到了老朋友,所以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