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朋友的酈寄
有段時間,筆者所在的地方,因為一單水銀燈下的新聞而弄得滿城風雨,一時之間「朋友」成為流行名詞。當時網絡世界呼朋叫友之聲不絕於耳,好像誰都可以成為朋友。所以此篇名為「出賣朋友的酈寄」,大家不會因而噓聲四起,鷄蛋一大堆罷。
公元前180年,西漢王朝太后呂雉病重,正在病危中的呂雉告警告他的子姪呂產及呂祿:「呂氏之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為人所制!」後來呂雉病逝,以呂產為相國。
當時,呂祿與呂產分別統領南、北軍,而身居太尉之職的周勃反而沒有甚麼可用之兵馬。所謂南、北軍,是當時守衛首都長安的軍隊,其中以北軍為精銳野戰部隊,戰鬥力強橫,所屬人數大約有三萬人以上,是政變奪權的主要目標,相反南軍就顯得比較弱。
在呂雉掌政其間,劉氏宗族接連遭受廹害,於是齊王劉襄,在呂雉死後,舉兵討伐呂家人馬。呂產得到消息後,派遣灌嬰率兵迎擊。灌嬰到達滎陽,暗中派人與劉襄連聯,共謀誅殺呂氏,後來劉襄停兵西界,待事情進一步變化。
當時掌管北軍的呂祿,有一位極為友好的朋友名叫酈寄,為了要令呂祿交出兵權,周勃與承相陳平合謀,使人劫持酈寄的父親酈商,命令酈寄欺騙呂祿說:「高帝與呂後共定天下,劉氏所立九王,呂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議,事已佈告諸侯,皆以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趙王印,不急之國守籓,乃為上將,將兵留此,為大臣諸侯所疑。足下何不歸將印,以兵屬太尉,請梁王(呂產)歸相國印,與大臣盟而之國。齊兵必罷,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萬世之利也。」
後來灌嬰與劉襄連合的消息傳到長安,周勃、陳平利用此緊張形勢發動政變。
當時周勃打算奪取北軍的兵權,可惜遭到阻攔,後來得到主管符節的紀通幫助,才得以矯節讓周勃進入北軍。然後再令酈寄前往遊說呂祿:「帝使太尉守北軍,欲足下之國。急歸將印辭去。不然,禍且起。」
無知的呂祿,信以為酈寄出於真誠,不會欺騙自己,於是便解印,將北軍的兵權交給周勃。
發動政變最重要目標----北軍兵權,一旦在手,發動政變者就可以為所欲為。最後周勃派人搜捕呂家上下,不分男女老幼馬上屠宰。而呂祿當然是逃不過被補斬的命運。
呂祿悲慘的結局,不在於剝皮剁骨,而在於受騙於所親。讓人低頭所思之間,所謂朋友,是否都會暗藏著一把不知何時會砍下來的刀。對於朋友,如果不能認清楚他的真面目,輕易的把自己的未來及希望交付出去,最後總有倒楣的一天。
酈寄的行為,東漢史學家班固有這樣說:
「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劫,雖摧呂祿以安社稷,誼存君親可也。」
酈寄賣友求榮,是否見利忘義???
酈寄為了父親是功臣,兼且被人劫持。也為了國家,所以就出賣最信任他的朋友。
所謂大義滅親,在大義之前,親也可滅,更何況是朋友???
看來為了大義,似乎甚麼不擇手段的行為也可以做,大家認為呢?????
公元前180年,西漢王朝太后呂雉病重,正在病危中的呂雉告警告他的子姪呂產及呂祿:「呂氏之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為人所制!」後來呂雉病逝,以呂產為相國。
當時,呂祿與呂產分別統領南、北軍,而身居太尉之職的周勃反而沒有甚麼可用之兵馬。所謂南、北軍,是當時守衛首都長安的軍隊,其中以北軍為精銳野戰部隊,戰鬥力強橫,所屬人數大約有三萬人以上,是政變奪權的主要目標,相反南軍就顯得比較弱。
在呂雉掌政其間,劉氏宗族接連遭受廹害,於是齊王劉襄,在呂雉死後,舉兵討伐呂家人馬。呂產得到消息後,派遣灌嬰率兵迎擊。灌嬰到達滎陽,暗中派人與劉襄連聯,共謀誅殺呂氏,後來劉襄停兵西界,待事情進一步變化。
當時掌管北軍的呂祿,有一位極為友好的朋友名叫酈寄,為了要令呂祿交出兵權,周勃與承相陳平合謀,使人劫持酈寄的父親酈商,命令酈寄欺騙呂祿說:「高帝與呂後共定天下,劉氏所立九王,呂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議,事已佈告諸侯,皆以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趙王印,不急之國守籓,乃為上將,將兵留此,為大臣諸侯所疑。足下何不歸將印,以兵屬太尉,請梁王(呂產)歸相國印,與大臣盟而之國。齊兵必罷,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萬世之利也。」
後來灌嬰與劉襄連合的消息傳到長安,周勃、陳平利用此緊張形勢發動政變。
當時周勃打算奪取北軍的兵權,可惜遭到阻攔,後來得到主管符節的紀通幫助,才得以矯節讓周勃進入北軍。然後再令酈寄前往遊說呂祿:「帝使太尉守北軍,欲足下之國。急歸將印辭去。不然,禍且起。」
無知的呂祿,信以為酈寄出於真誠,不會欺騙自己,於是便解印,將北軍的兵權交給周勃。
發動政變最重要目標----北軍兵權,一旦在手,發動政變者就可以為所欲為。最後周勃派人搜捕呂家上下,不分男女老幼馬上屠宰。而呂祿當然是逃不過被補斬的命運。
呂祿悲慘的結局,不在於剝皮剁骨,而在於受騙於所親。讓人低頭所思之間,所謂朋友,是否都會暗藏著一把不知何時會砍下來的刀。對於朋友,如果不能認清楚他的真面目,輕易的把自己的未來及希望交付出去,最後總有倒楣的一天。
酈寄的行為,東漢史學家班固有這樣說:
「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劫,雖摧呂祿以安社稷,誼存君親可也。」
酈寄賣友求榮,是否見利忘義???
酈寄為了父親是功臣,兼且被人劫持。也為了國家,所以就出賣最信任他的朋友。
所謂大義滅親,在大義之前,親也可滅,更何況是朋友???
看來為了大義,似乎甚麼不擇手段的行為也可以做,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