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忠不孝錦馬超
不忠不孝錦馬超
馬超,三國時代的虎將,最先成名於起兵反曹,以勇猛見稱,人稱神威將軍,也稱錦馬超,在史書和演義中,都是一大要角。可是那傢伙就是不忠不孝∼
為什麼說馬超不忠不孝?馬騰是馬超的主公,同時也是馬超的爸爸,由結果來看,馬超起兵是馬騰被殺的最主要原因,馬超的行動完全把馬騰害死了!曹操殺馬騰,根本就是馬超和韓遂迫出來。
說真,馬騰不是白痴,看史書,馬騰是有機略的,韓遂連環殺死幾個西北封彊大吏,當時只是軍司馬的馬騰如果他是死板板的漢室忠臣,最先應該對抗韓遂才是,馬騰不單沒有先殺韓遂平亂,反而是和韓遂結拜,之後稱霸西北,連韓遂這樣的野心家也只能屈從他的第二!你要和我說西北梟雄,真的會被曹操騙得了進京嗎?馬決定入京,其實已經代表他決定要臣服曹操!而且馬騰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進京,而是連同一家百口進京,那些都是家人,明顯,他是決定向曹操投降。
馬騰有沒有野心,不知道,最少他不是凡夫俗子。馬騰的處境和公孫鑽很像,曹操在中原的實力發展很快,連佔有北方的袁紹都不是他的對手,西北的馬騰有本錢和曹操鬥嗎?要鬥,就意味著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單獨和曹軍交戰,那情勢比劉備和孫權的情況更慘。而且他的好兄弟韓遂根本就信不過,難保在和曹軍交戰時在背後刺他一刀。
總之,看起來打不過,那就只有臣服吧∼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當然是用獻帝的名義請馬騰入京∼那完全沒有違和感。曹操引他進京之後,沒有殺他,只是幽禁而已,平心而論,最少不用兵敗被殺,或是真的成了階下囚。馬騰也沒做更多令曹操安心的事,比如把家人嫁給曹操,那當然別指望有像張繡一樣的待遇!當時馬騰已經都四十多歲了,還求什麼,當時的人平均二十三十歲而已,可以安享晚年就已經不錯了。
沒帶西北的軍馬一同進城,那是很合理的事,因為那才是忠誠的表示,如果帶兵進京,就和董卓當年帶兵進京無異,曹操沒可能會這樣做,把一支危險的利刀放在自己的心臟前。馬騰為了表示忠誠,更沒有帶西涼兵一同進城。
馬騰要臣服曹操,可能是為了大漢江山,也可能考慮自己人生安全,只要曹操動他,他就可以指望自己的孩子-猛將馬超領兵起義,西涼的兵馬就成了馬騰的保命符。這道理就和清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袁世凱等人死也是死守自己的兵權軍權,這也是慈禧太后一直也不敢殺他們的原因。
可是,那支兵馬最後卻成了馬騰的催命符,因為馬超起兵了!
起兵的元凶……其實我一直也很懷疑是韓遂想奪權,因為才會煽動馬超起兵,迫死馬騰,而西北軍中,本是以馬騰最大,韓遂是次,馬騰死了,馬超輩份比他低,那西北就是韓遂當領導了,再說韓遂和馬騰本就有仇口,當年韓遂更殺了馬騰的妻子呢!
馬超也很可疑,因為只要老爸死了,他就可以繼上了馬騰的位置,成為馬系的繼承人,而作為報仇的主角,加上自己超凡的軍事才能,他絕對會成為西北軍的最新領導者,事實上歷史也是這樣發展。
不論如何,馬超作為馬系的繼承人就起兵作反了,當時馬騰是沒有被殺死的,也不是被打進牢獄,馬超有什麼理由要為馬騰起兵?如果馬超的兵馬在鄴的附近,那還好說,因為起兵之後有可能攻進鄴,救出他的爸爸,可是很明顯,馬超的位置是沒可能救出馬騰的,那根本就是把他爸爸迫上絕路。
對曹操來說,馬超起兵,已經象徵西北軍已經不再忠於馬騰,西北軍隨馬超起舞,根本已經是漠視了馬騰的生死了。
到了這地步,那麼曹操其實邋還有什麼選擇?當時曹操沒有殺死馬騰,反而把馬騰留了下來,馬超的西北軍被打敗之後,曹操眼看馬騰已沒利用價值,留下來又怪怪的,因為他孩子謀反了,結果,馬騰就這樣被曹操下令處死了。
馬騰本來可以安享晚年,可是馬超起兵,令馬騰一下子成了階下囚,最後更被處死了,馬超根本就是把馬騰迫上這條絕路,馬騰是他的君,也是他的父,馬超這樣把自己的君父迫死,如果不說他是不忠不孝,那應該說他是什麼?
馬超,三國時代的虎將,最先成名於起兵反曹,以勇猛見稱,人稱神威將軍,也稱錦馬超,在史書和演義中,都是一大要角。可是那傢伙就是不忠不孝∼
為什麼說馬超不忠不孝?馬騰是馬超的主公,同時也是馬超的爸爸,由結果來看,馬超起兵是馬騰被殺的最主要原因,馬超的行動完全把馬騰害死了!曹操殺馬騰,根本就是馬超和韓遂迫出來。
說真,馬騰不是白痴,看史書,馬騰是有機略的,韓遂連環殺死幾個西北封彊大吏,當時只是軍司馬的馬騰如果他是死板板的漢室忠臣,最先應該對抗韓遂才是,馬騰不單沒有先殺韓遂平亂,反而是和韓遂結拜,之後稱霸西北,連韓遂這樣的野心家也只能屈從他的第二!你要和我說西北梟雄,真的會被曹操騙得了進京嗎?馬決定入京,其實已經代表他決定要臣服曹操!而且馬騰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進京,而是連同一家百口進京,那些都是家人,明顯,他是決定向曹操投降。
馬騰有沒有野心,不知道,最少他不是凡夫俗子。馬騰的處境和公孫鑽很像,曹操在中原的實力發展很快,連佔有北方的袁紹都不是他的對手,西北的馬騰有本錢和曹操鬥嗎?要鬥,就意味著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單獨和曹軍交戰,那情勢比劉備和孫權的情況更慘。而且他的好兄弟韓遂根本就信不過,難保在和曹軍交戰時在背後刺他一刀。
總之,看起來打不過,那就只有臣服吧∼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當然是用獻帝的名義請馬騰入京∼那完全沒有違和感。曹操引他進京之後,沒有殺他,只是幽禁而已,平心而論,最少不用兵敗被殺,或是真的成了階下囚。馬騰也沒做更多令曹操安心的事,比如把家人嫁給曹操,那當然別指望有像張繡一樣的待遇!當時馬騰已經都四十多歲了,還求什麼,當時的人平均二十三十歲而已,可以安享晚年就已經不錯了。
沒帶西北的軍馬一同進城,那是很合理的事,因為那才是忠誠的表示,如果帶兵進京,就和董卓當年帶兵進京無異,曹操沒可能會這樣做,把一支危險的利刀放在自己的心臟前。馬騰為了表示忠誠,更沒有帶西涼兵一同進城。
馬騰要臣服曹操,可能是為了大漢江山,也可能考慮自己人生安全,只要曹操動他,他就可以指望自己的孩子-猛將馬超領兵起義,西涼的兵馬就成了馬騰的保命符。這道理就和清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袁世凱等人死也是死守自己的兵權軍權,這也是慈禧太后一直也不敢殺他們的原因。
可是,那支兵馬最後卻成了馬騰的催命符,因為馬超起兵了!
起兵的元凶……其實我一直也很懷疑是韓遂想奪權,因為才會煽動馬超起兵,迫死馬騰,而西北軍中,本是以馬騰最大,韓遂是次,馬騰死了,馬超輩份比他低,那西北就是韓遂當領導了,再說韓遂和馬騰本就有仇口,當年韓遂更殺了馬騰的妻子呢!
馬超也很可疑,因為只要老爸死了,他就可以繼上了馬騰的位置,成為馬系的繼承人,而作為報仇的主角,加上自己超凡的軍事才能,他絕對會成為西北軍的最新領導者,事實上歷史也是這樣發展。
不論如何,馬超作為馬系的繼承人就起兵作反了,當時馬騰是沒有被殺死的,也不是被打進牢獄,馬超有什麼理由要為馬騰起兵?如果馬超的兵馬在鄴的附近,那還好說,因為起兵之後有可能攻進鄴,救出他的爸爸,可是很明顯,馬超的位置是沒可能救出馬騰的,那根本就是把他爸爸迫上絕路。
對曹操來說,馬超起兵,已經象徵西北軍已經不再忠於馬騰,西北軍隨馬超起舞,根本已經是漠視了馬騰的生死了。
到了這地步,那麼曹操其實邋還有什麼選擇?當時曹操沒有殺死馬騰,反而把馬騰留了下來,馬超的西北軍被打敗之後,曹操眼看馬騰已沒利用價值,留下來又怪怪的,因為他孩子謀反了,結果,馬騰就這樣被曹操下令處死了。
馬騰本來可以安享晚年,可是馬超起兵,令馬騰一下子成了階下囚,最後更被處死了,馬超根本就是把馬騰迫上這條絕路,馬騰是他的君,也是他的父,馬超這樣把自己的君父迫死,如果不說他是不忠不孝,那應該說他是什麼?